醫護每年全面體檢普及度不高
?
在各種健康科普中,有一個共識就是建議大家每年全面體檢,以便對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這一點是醫療界普遍希望民眾可以養成的健康意識。
?
但在醫護圈,每年都堅持全面體檢的比例只有29.81%,不到三成,有這個意識,但未付諸實踐的有44.29%,最讓人驚訝的是居然有25.91%的醫護根本沒有體檢的習慣。在全民追求健康的形勢下,這部分醫護的健康意識還是令人擔憂的。
?
?
2
遇到健康小問題持“隨它去”態度
?
沒有人是永遠健康的,普通人發現自己有生病的跡象第一反應就是去醫院看醫生,而同樣的情形發生在醫護身上又會是如何呢?
?
本期調研我們可以看出,發現健康問題立即解決的醫護占35.38%,更多的醫護是遇到小問題就“隨它去”,大問題再著手解決,這或許是基于自身專業的判斷,也可能是過于繁忙的工作使他們顧不上去處理那些不影響工作的小問題。
?
此外,有5.85%的醫護只有拖到萬不得已才去解決,還有6.41%的醫護表示一直都很健康,沒什么問題。
?
?
3
醫護健康意識更多在意識層面
?
醫護們的職業使命是挽救健康,那他們又是否會更加關注健康知識并行動起來呢?
?
調研結果表明,40.78%的醫護確實是會關注,并真實采取行動,而51.40%的則更多是在意識上關注,并不付諸實踐。剩下少數的醫護甚至表示并不關注健康知識。
?
?
4
網絡搜索是健康知識傳播主要途徑
?
細分科室很多,對于非本專業領域的健康問題,醫護們很難精通,那大家對于非本專業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與普通人有差異嗎?
?
調研顯示,35.93%的醫護選擇網絡搜索途徑,這也是民眾遇到健康問題時選擇的主流方式,19.78%會向對應專業的同行請教,通過新媒體資訊了解知識的占17.27%,還有15.60%會選擇直接查詢相關學術期刊,這個途徑應該說相當硬核了。
?
剩下11.42%的醫護則是佛系的通過傳統傳媒也就是電視廣播雜志等方式了解健康知識。但相對普通民眾,醫療從業者對各類健康知識的甄別能力應當會更突出一點。
?
?
5
從醫就必須影響身邊人
?
醫護們也會面對親人朋友被各種不靠譜健康資訊包圍的窘境,在這樣的情形下,51.12%的醫護表示,會告知對方正確的知識,至于對方會否接受正確的知識或還是一意孤行堅持原本錯誤的觀點,則取決于他們自己了。
?
也有47.77%的醫護表示,一定要闡述正確的理念,并且要求對方及時改正。以專業從醫者的態度堅決消滅身邊各種危害健康的惡習,這大概是我們廣大醫護們的職業本能!
?
?
6
自身心理健康靠自己解決
?
世衛組織關于健康的定義是這樣的: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當醫護遇到心理健康上的問題時,會選擇如何處理呢?
?
過半醫護會選擇做自己喜愛的事情或者運動來排解,有19.33%的人會選擇向親近的人訴說來緩解情緒,靠自己默默解決的占15.41%,而只有11.48%的醫護會尋求專業心理醫師的幫助。
?
?
7
醫護的健康意識總體高于普通群眾
?
醫護們的健康意識水平到底如何呢?結果顯示,44.57%的醫護認為他們的健康意識還是要比一般群眾高的,有44.29%的人則表示與一般群眾差不多,更有11.14%的醫護覺得他們的健康意識還比不上普通群眾。總體來看,醫者們對于自己的健康意識評價其實并不是很高。
?
?
面對醫生猝死頻發的新聞,醫護們認為問題處于何處呢?
一名來自江蘇淮安的醫生說:“醫生猝死主要是工作強度大,得不到有效休息引起的,很多疾病發病隱匿,不過現代醫生只是精通本專業的知識,對于其他專業只是比普通人稍多一點,主要還是覺得醫生的休息權要保證。”
?
一名來自山西晉中的醫生說:“可能是針對自身的小問題沒有進行及時的解決,導致身體留下隱患,最后可能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
?
一名來自河北邯鄲的醫生說:“醫師工作辛苦,太勞累,工作生活壓力山大,卻得不到很好的發泄,日積月累之下,造成身心疲憊!”
?
一名來自陜西西安的醫生說; “醫務人員高強度高付出,加上目前醫療環境不容樂觀,醫務人員待遇菲薄,這些重重因素導致醫務人員過勞精神緊張而頻發猝死。”
?
一名來自河南許昌的醫生說:“工作壓力太大,沒時間考慮和顧及自己的健康,覺得自己賣給了醫院。處處小心翼翼,唯恐出錯。身體累了不怕,就是感覺心太累。”
?
一名來自安徽蚌埠的護士說:“醫務人員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有時候自己生病不太重視,還有很多醫生是工作繁忙勞累引起猝死,所以,應減少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做到勞逸結合。”
?
一名來自甘肅白銀的醫生說:“其實并不是醫生不注意保健,而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些事情,我們的生活沒有業余時間,有的只是無止境的加班和學習,考試。”
?
一名來自江西吉安的護士說:“醫院的管理制度上。勞動法規定八小時制,可醫務人員的工作累而辛苦,長時間如此,健康出現問題也輕松帶過,不重視。醫院往往應該注重細節,讓醫務人員每個月定時體檢,早發現早治療,給予他們更多的休息時間!”
?
一名來自四川成都的醫生說:“工作責任大,壓力也大,經常加班熬夜,體力嚴重透支,無法有正常的生活規律,生物鐘失調是主要因素!”
?
一名來自山東日照的醫生說:“我覺得并不是意識跟不上,而是醫生工作量太大,工作時間遠遠大于正常工作時間,醫生短缺,醫生壓力大。